非遗之声奏响龙江国庆夜
作者:艺术与教育学院 时间:2025-10-11 点击数:
中秋月满,家国同庆。在“月满中秋共贺华诞”的双节喜庆氛围中,艺术与教育学院的马头琴乐团受邀参演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国庆专场惠民演出,以悠扬的琴声传递非遗魅力,展示学校美育与文化传承成果。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传统弓弦乐器,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其音色浑厚悠远,表现力丰富,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于200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马头琴乐团的组建源于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美育融合的深入探索。2024年12月,我院与杜尔伯特民族歌舞传习中心共建“非遗文化艺术大师班”,以此为基础,于2025年3月完成“非遗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工作室”的实体化建设。工作室以“守护民族音乐根脉,赋能非遗创新传承”为宗旨,聚焦黑龙江流域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研究与传播。
2025年4月,马头琴乐团正式成立。乐团依托工作室平台资源,创新构建“专业教师+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的立体化师资团队。现有专兼任教师4人,其中一级演员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特邀杜尔伯特民族歌舞传习中心资深非遗传承人及省内外民族音乐领域知名艺术家参与教学,确保传统技艺与现代教学的深度融合。乐团紧密结合高校美育需求,打造“非遗名师教学+艺术实践项目”培养模式,系统开设《非遗马头琴音乐》特色课程,形成“技艺传承+文化浸润+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成立至今,已培养学员及兴趣爱好者近70人,并多次登上省市级重要演出舞台,成为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乐团艺术总监包洪声教授(阿斯汗)为蒙古族杰出音乐家、一级演员、黑龙江省省级马头琴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习琴,深得草原文化滋养,2002年创办黑龙江省首家马头琴教学机构——阿斯汗马头琴传承中心,2014年出版原创专辑《女神湖》,201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个人马头琴音乐会,2018年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音乐剧项目支持并担任作曲和编曲。作为知名音乐制作人,他曾为德德玛、格格、杨洪基、云飞等多位艺术家制作音乐作品,深耕民族音乐教育与实践二十余载。

此次参演省文联国庆惠民演出,既是对欧博官网非遗文化教育成果的肯定,也是乐团师生展示学习成效的重要舞台。10月1日晚,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包洪声教授带领20名学员精彩演绎《万马奔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经典曲目,将草原文化的豪迈与节日温情融为一体,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